建设生态文明的“青海实践”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实践过程,需要各地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近年来,青海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着力培育生态文化体系,深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经济,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确处理生态保护、区域发展、民生改善三者的关系,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为深入了解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秘诀,前不久,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共同邀请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联合课题组,赴青海进行了专题调研。
面临一大难题——如何处理三者之间关系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三江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防沙保土和碳汇功能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青海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世纪末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三江源地区部分冰川和雪山逐年萎缩。人类活动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草地大面积退化,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退。
青海又是欠发达省份,集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于一身,一直给人以“面积大省、资源富省、人口小省、经济穷省”的印象。既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又要推动科学发展,更要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青海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青海的决策者逐步认识到,青海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他们认为,保护好生态,对青海来说不是包袱而是机遇,既是服务全国大局的需要,也是青海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视为青海最大的优势、财富和品牌,把生态文明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青海较早提出并大力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先行先试,并将其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青海又明确提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并先后制定了《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青海下定决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坚决把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维护好建设好,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生态美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推出四项举措——积极构建长效常态机制
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国内外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照搬照抄,其难度无异于一场革命。青海近几年坚持立足省情,改革创新,多措并举,让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
培育生态文化。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省份。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发青海,创造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青海注重挖掘传统生态文化,培育生态伦理道德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公众在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上进行绿色转型,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和企业行为的自觉行动。同时,以一系列文化节庆、赛事活动和文艺作品为载体,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大美青海”,增强各族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关注、向往并走进青海。
实施重大工程。2005年以来,青海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先后在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大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力度,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同时,探索“协议保护”模式,设立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使广大农牧民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今年正式启动实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治理面积由原来的15.2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总面积的54.6%。未来,青海将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把自然修复与工程建设相结合,加强草原、森林、荒漠、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完善生态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夯实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基础,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