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元目标多元策略如何落实社会责任的核心
“社会责任”是新课改界定的生物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当前生命科学飞速发展,在生物学科中培养“社会责任”尤其重要。高中生物教材有关“社会责任”的资源十分丰富,需要教师灵活利用教学资源,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据“多元目标,多元策略”教学理念,试图通过教学设计实例来说明如何聚焦社会责任,促成学生形成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1 “多元目标,多元策略”的介绍
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各个角度挖掘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如素养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教师必须综合考虑学情、教学内容、策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有效落实学习目标。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模式,要针对不同学习目标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最终达到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策略最优化。这种做法蕴含的教学理念就是“多元目标,多元策略”。
运用“多元目标,多元策略”指导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素养立意: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倡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与本节内容最契合的核心素养,明确本节内容所能发展的、最大的核心素养。
(2)能力立意:在素养立意的前提下,再考虑本节内容的能力目标,可以综合考虑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能力考查特点,选择与本节内容最契合的能力目标。
(3)教学目标:在明确素养目标和能力目标后,还要依据课程标准,考虑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
(4)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
通过上述步骤,建立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学习目标体系,并使用最优化的教学策略组合来实现多元化的学习目标。这种从上位到下位的设计流程,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学习目标的有效落实。在具体教学中,则是反向操作,先教授知识,再通过教授知识来培养能力,最后达成相应的素养目标。
2 “多元目标,多元策略”的案例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5第一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如何依据“多元目标,多元策略”的教学理念来聚焦“社会责任”。
2.1 目标定位,聚焦社会责任
本节内容包括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建设是社会热点,是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素材。因此,与本节内容最契合的核心素养是社会责任,特别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要学会保护环境,还要有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素养。在素养立意的站位下,结合课标要求,确立具体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形成学习目标的多元化。具体学习目标为:
①围绕本地资源,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社会现象的讨论,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②能基于特定情景材料,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探讨生态问题及解决策略;能基于给定的事实或证据,运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生态问题。
③能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能简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举例说出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内容。
2.2 优选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设计,发展核心素养
笔者依据多元化的学习目标,选择厦门本地的生态工程实例设置教学情境,优化教学策略组合,训练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在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时刻渗透与“社会责任”相关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对家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形成一种社会责任担当。
2.2.1 教学活动1——生态工程的提出
教师要求学生观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视频,然后谈谈感受。
设计评析:本教学活动采用情境教学策略、问题驱动教学策略,通过视频内容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情绪,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以视频的内容触动学生多种感官,调动学生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认同并深化生态保护意识,在情感上逐步发展关于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另外,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自主分析生态工程的概念、目标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