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道路景观提升策略研究
1 全要素景观的概念
从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环境的相关概念、组成要素、特点及营造手法出发,探索道路景观环境与人文地理的关系,指出道路空间环境与道路自身结构的密切关联,更注重道路的使用功能与其外观感受及空间组合之间的关系。富有人性化的道路建设要求从“以人为本”思想出发,使空间环境具有人的尺度,满足行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需要,以达到更好地为行人服务的目的。城市道路是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精神风貌和历史文明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满足道路的三大要素,即道路空间、路外空间及人的活动,更应符合人的基本尺度、空间开放、建筑与道路的整体性、交通的安全性等特点。
基于兰州的地域特色,要让兰州道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比如水车、百合、葫芦等都可以纳入设计中,要在设计上符合兰州的道路环境,在不同地域、不同宽度的道路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满足其使用功能的同时,在设计上更加具有设计感,突出兰州的地域特色,真正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绿色生态城市。
2 兰州道路景观现存的问题
2.1 调查的方向及思路
见表1。
表1 调查方向及思路道路网络的交通安全是否保证行人过街安全,是否对无障碍设施进行考虑,是否采取机动车安全防护措施环境风貌 整体景观与周边用地、建筑是否匹配,绿化是否符合当地气候隔音和降噪措施是否完善,雨水回收利用情况,是否可采取交通稳静化措施,环保材料使用情况,是否采取降低污染、保护公众的措施步行、自行车及公共设施生态保护行人通行是否连续、便利,遮荫设施是否完善,过街设施通过哪些手段保障,轨道交通和公交站周边是否设置自行车接驳设施,是否有行人夜间照明附属设施 景观小品建筑、树种搭配是否具有当地特色,公共设施是否齐全
2.2 兰州市现有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2.2.1 忽视行人道路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现有道路发展追求以机动车为主,进而丧失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道路的一切设计都以机动车的通行为准则,使得道路丧失人行道等步行交通空间。步行慢行交通的快感消失,关于道路的属于人性的部分舒适感和参与感消失,行人和市民对道路的体验感明显不够。面对兰州市特殊的地理条件和道路的不同宽度,可以采用不同的道路形式,如: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提高道路绿化品质的同时,满足其实用功能和美学功能。
2.2.2 行道树绿化单一,缺乏树种的协调,抗病虫害能力差
兰州市道路绿化的过程中往往过多利用外来引进树种,由于兰州市土质问题较为严重,外来树种成活率较低,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忽视了乡土品种的优势和地域适宜性。目前兰州市道路绿化树种过于单一,只是国槐和柳树的单一结合,而柳树在夏季柳絮飘飞,不利于道路整洁与儿童的呼吸道安全,树种之间没有进行合理的搭配,植物抗击病虫害的能力也随之降低.
2.2.3 道路景观缺乏整体性与地域性设计
道路景观应融入兰州的文化和特色,但是现有模板式的道路走在哪里似乎都是一个样式,缺乏道路景观的地域性设计。道路绿化应将城市道路景观与建筑立面结合,使其富有整体性。还可借鉴兰州市黄河两岸的景色,添加具有地域性的公共设施,比如百合、水车等,使其富有兰州市独特的地域风格。
3 道路景观品质提升的策略研究
3.1 道路线性美的设计
道路的线性设计是通过直线和曲线形式相互分布连接起来的。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道路不能太过直线化,过于笔直的道路加上单调的树种搭配,在驾驶员长时间驾驶的情况下会产生严重的视觉疲劳,所以在一段距离后应该适当进行曲线设计,一方面,可以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感,另一方面,曲、直线的结合也能增加道路景观的空间,给驾驶员及乘客良好的视觉享受。在道路曲线设计中,要设计符合驾驶的行车半径,提高人的舒适度,减少因设计不规范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2 种植池的美化品质提升
兰州市的树池大多不美观,且不实用,例如树池低凹,常有积水或者垃圾聚集,既不能通过,也不能利用其休息。应该使树池与人行道平齐,使行人能够通过,或者将其改造为树池座椅,树池中种植绿植,覆盖黄土,不仅美观,也能为过往行人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