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河丰湖沛水兴旺,生态工程利万民
从空中俯瞰,秋日的洮儿河两岸,层林尽染、稻浪滚滚,一幅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在洮南市福顺镇的乡村公路上,运载着收割机和装满稻谷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水稻田里,收割机从收割到出粒一气呵成,效率极高。
福顺镇中心村平安屯村民谢凤祥说:“我家今年种了四垧半的水稻,客商直接来村里收购,在地头就变现了。”
正在中心村进行水稻收购的卢海龙说:“这次我在这里计划收购五六千吨,今年白城的水稻长势好,产量也很可观,现在农民一垧地都能卖到3万多元,收益是非常理想的。”
依托引嫩入白、大安灌区、洮儿河灌区等有利的水源条件,白城市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15.7万亩,比去年增加7万亩。
白城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白城市粮食产量再次破百亿斤大关,实现了“九连增”。
“有水则兴,无水则荒。”粮食丰收的背后,是白城市持续推进河湖连通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针对从上世纪90年代起,特别是在1998年之后的几年,白城进入枯水期,连年干旱,降水量不足,生态脆弱的现实。近年来,白城市委市政府不断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激活”了境内的江河泡沼。水至绿来,水来粮丰,水兴景美,这项工程使白城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而积极的变化。
工程总投资26.54亿元,利用水量预计每年可增加6亿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130万亩,增产粮食10亿斤,改善恢复湿地10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620万亩,增加水面100万亩,渔业产量将超过5万吨……农业生产灌水、城市发展供水、生态涵养蓄水、湿地修复补水、防洪安全泄水,河湖连通功能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白城市河湖连通工程依托自然河湖水系和已建重大水利工程,把区域内主要的天然湖泡与现有工程和自然河道进行连通,将过境的洪水资源和灌溉回归水引到湖泡中存蓄起来,恢复部分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
2020年初,根据白城市缺水情况,利用河湖连通工程从洮儿河上游查尔森水库应急调水9000万立方米向向海湿地补水,恢复改善向海湿地面积70平方公里。同时为多年干涸的国家级牛心套保湿地公园补水8000万立方米,五间房水库补水2000万立方米。
人们看到,洮南市四海泡、泉眼泡昔日尘土飞扬的景象不见了;通榆县兴隆、胜利两座中型水库结束了连续12年干枯历史;断流了22年的蛟流河重新泛起波浪;向海、莫莫格两大湿地如诗如画的美景得以再现;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里芦花飞舞……河湖连通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凸显。
“全市地下水最高时平均上涨了1.02米,约1.5万眼农田井得以恢复灌溉能力;增加农田灌溉水量近5.5亿立方米,水面最大时增加到180万亩,基本恢复到138万亩历史最大养殖水面,2018年全市渔业产量达到4.6万吨,创历史新高,2019年渔业产量达到4.7万吨,再次刷新历史记录。”白城市水利局副局长张柏良介绍说,河湖连通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共增加可蓄水能力2.5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640平方公里,恢复草原、芦苇面积105万亩。
每到夏季,镇赉县南湖、洮南市北湖、白城市运河、白城生态新区鹤鸣湖连通蓄水等城市水系景点已成为当地群众早晚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
河湖连通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巨大改善,也让白城市获得了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海绵城市、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称号。2018年,白城市顺利通过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验收。
河湖连通也带来了区域“小气候”的改善,白城市气象局的数据表明,从2013年到2019年白城市连续7年平均年降水量由之前的383.8毫米升至428.8毫米。
确保防汛安全,粮食增产丰收,渔业产量突破,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改善局部小气候,持续为缺水处补水……河湖连通,连通的是水系,畅通的是河湖,改善的是生态环境,夯实的是幸福指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吉林日报